【重生1979】从零开始,改变命运
2025-04-11 15:42:55
【重生1979,从零开始】
李和睁开眼,满眼茫然地望着天空,内心翻江倒海。
毒辣的太阳炙烤着大地,空气中弥漫着闷热的气息,仿佛连呼吸都变得困难。
“重生?我真的重生了?”李和喃喃自语,目光落在那几间破旧的土屋上,心中依然难以置信。
墙上的日历清清楚楚地显示着:1979年7月11日。
这日历是家里唯一崭新的东西。
他清楚地记得,自己只是出去见了个老朋友,喝了几杯小酒,在宾馆里睡了一觉。
醒来后,他竟然回到了18岁,坐在记忆中的老宅门口。
“这怎么可能?”李和心里一阵慌乱。
他每年体检,身体一直很好,怎么会这样无缘无故地重生?
那个世界的母亲怎么办?老婆孩子怎么办?
想到这里,他感觉胸口像被一块巨石压住,喘不过气来。
几十年的奋斗,几十年的努力,竟然在这一瞬间化为乌有。
身家丰厚,五十来岁正是享受天伦之乐的时候,带着老伴养花遛狗,日子过得惬意无比。
“难道是因果轮回?”李和苦笑。
可他这辈子一直凭良心做事,从来没有做过什么伤天害理的事情啊。
就在这时,一个面黄肌瘦的小萝莉蹦蹦跳跳地扑到了他身上。
“阿果,我也跟你去钓黄鳝!”
这是家里的老幺妹,才五岁。
李和正用石头磨尖铁丝,看到她扑过来,赶紧放下铁丝,顺手把她抱到了肩头上,逗得她咯咯直笑。
父亲李兆坤是附近有名的二流子,懒得出奇,从来不愿意下地挣工分,整天嘴里挂着“劳动模范累死算完”。
这样的懒汉,在生产队时代自然没什么好名声。
母亲王玉兰性格温柔,说好听点是温柔,难听点就是个受气包。
但她是个护崽子的母亲,为了李和3块2毛钱的高中学费,东借西借,不顾脸面。
想到这些,李和心里一阵酸楚。
他家里排行老二,现在18岁,刚刚参加完高考。
如果没记错,大学通知书很快就要下来了。
作为村里唯一的大学生,能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下考上大学,确实是个另类。
现在他觉得自己上辈子挺没用的,只顾着读书,根本没尽到什么家庭责任。
家里五个孩子,一个都没饿死,已经是个奇迹了。
野菜加苞米糊糊,一个个吃得面黄肌瘦。
大姐李梅21岁,至今未嫁,在早婚的年代也算是个独一份。
老三李隆16岁,小学毕业就下地挣工分了。
老四李冰12岁,老五李琴才5岁,都是姑娘。
家里条件艰难,三间土屋住着七口人,李兆坤不知跑到哪里去了。
现在只有母亲王玉兰带着大姐李梅和老幺睡一间,李和和老三老四睡一间。
李和看着那几间摇摇欲坠的土屋,心里一阵无力。
他知道,自己必须尽快行动,改变家里的状况。
“饿死胆小的,撑死胆大的。”李和下定决心,不能再坐以待毙了。
他决定去闯一闯,单凭在大队干活挣那点工分,家里永远无法翻身。
他带上幺妹,拿着磨尖的铁丝钩,准备去钓黄鳝。
虽然不会种地,但钓黄鳝、抓泥鳅这些偏门活,李和可是无师自通。
“阿果,我拎得动。”幺妹哼哧哼哧地跟在后面,手里提着篓子。
李和心疼地看了她一眼,说道:“那走慢点。”
不一会儿,李和就抓到了七八斤黄鳝,篓子都快装不下了。
老三李隆送完柴回来,看到这么多黄鳝,也是满眼惊讶。
“阿果,你太厉害了!”李隆从小就怵李和,从来不敢在他面前咋呼。
李和吩咐李隆把篓子送回家,顺便把幺妹带回去,自己则继续在河边抓鱼。
河沟子里的鲫鱼、草鱼、胡子鱼,甚至毛蟹,都被他抓了个遍。
这次真是发财了。
到了中午,兄弟俩带着满满的收获回到家。
母亲王玉兰正在破鱼肚清洗,老四和老五忙着晒鱼。
大姐李梅已经把饭桌收拾干净,每个人面前摆了一碗面糊糊。
“姐,我明天跟老三进县城,把这些黄鳝泥鳅卖了,给我们烙点饼子,夜里就走。”李和对李梅说道。
李梅看着李和,心里有些诧异。
这个大弟突然变得不一样了,好像多了一份担当和责任感。
第二天一大早,李和带着李隆赶往县城。
黄鳝泥鳅卖了31块3毛5,还有5斤肉票和9斤粮票。
“哥,咱发了!”李隆兴奋地说道。
李和微微一笑,心里却已经有了更大的计划。
他知道,这只是开始,他必须抓住每一个机会,改变家里的命运。
回到家后,李和把钱交给大姐李梅保管,叮嘱她不要给母亲,免得被父亲拿走。
“路过镇上割点肉,再给你买双鞋。”李和对李隆说道。
李隆摆摆手,说道:“哥,钱咱存着,不买鞋,天热不穿鞋都行。”
李和心里一阵感动,弟弟虽然年纪小,但也懂事得很。
他知道,未来的路还很长,但他有信心,带领这个家走向更好的生活。
【未完待续】
李和睁开眼,满眼茫然地望着天空,内心翻江倒海。
毒辣的太阳炙烤着大地,空气中弥漫着闷热的气息,仿佛连呼吸都变得困难。
“重生?我真的重生了?”李和喃喃自语,目光落在那几间破旧的土屋上,心中依然难以置信。
墙上的日历清清楚楚地显示着:1979年7月11日。
这日历是家里唯一崭新的东西。
他清楚地记得,自己只是出去见了个老朋友,喝了几杯小酒,在宾馆里睡了一觉。
醒来后,他竟然回到了18岁,坐在记忆中的老宅门口。
“这怎么可能?”李和心里一阵慌乱。
他每年体检,身体一直很好,怎么会这样无缘无故地重生?
那个世界的母亲怎么办?老婆孩子怎么办?
想到这里,他感觉胸口像被一块巨石压住,喘不过气来。
几十年的奋斗,几十年的努力,竟然在这一瞬间化为乌有。
身家丰厚,五十来岁正是享受天伦之乐的时候,带着老伴养花遛狗,日子过得惬意无比。
“难道是因果轮回?”李和苦笑。
可他这辈子一直凭良心做事,从来没有做过什么伤天害理的事情啊。
就在这时,一个面黄肌瘦的小萝莉蹦蹦跳跳地扑到了他身上。
“阿果,我也跟你去钓黄鳝!”
这是家里的老幺妹,才五岁。
李和正用石头磨尖铁丝,看到她扑过来,赶紧放下铁丝,顺手把她抱到了肩头上,逗得她咯咯直笑。
父亲李兆坤是附近有名的二流子,懒得出奇,从来不愿意下地挣工分,整天嘴里挂着“劳动模范累死算完”。
这样的懒汉,在生产队时代自然没什么好名声。
母亲王玉兰性格温柔,说好听点是温柔,难听点就是个受气包。
但她是个护崽子的母亲,为了李和3块2毛钱的高中学费,东借西借,不顾脸面。
想到这些,李和心里一阵酸楚。
他家里排行老二,现在18岁,刚刚参加完高考。
如果没记错,大学通知书很快就要下来了。
作为村里唯一的大学生,能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下考上大学,确实是个另类。
现在他觉得自己上辈子挺没用的,只顾着读书,根本没尽到什么家庭责任。
家里五个孩子,一个都没饿死,已经是个奇迹了。
野菜加苞米糊糊,一个个吃得面黄肌瘦。
大姐李梅21岁,至今未嫁,在早婚的年代也算是个独一份。
老三李隆16岁,小学毕业就下地挣工分了。
老四李冰12岁,老五李琴才5岁,都是姑娘。
家里条件艰难,三间土屋住着七口人,李兆坤不知跑到哪里去了。
现在只有母亲王玉兰带着大姐李梅和老幺睡一间,李和和老三老四睡一间。
李和看着那几间摇摇欲坠的土屋,心里一阵无力。
他知道,自己必须尽快行动,改变家里的状况。
“饿死胆小的,撑死胆大的。”李和下定决心,不能再坐以待毙了。
他决定去闯一闯,单凭在大队干活挣那点工分,家里永远无法翻身。
他带上幺妹,拿着磨尖的铁丝钩,准备去钓黄鳝。
虽然不会种地,但钓黄鳝、抓泥鳅这些偏门活,李和可是无师自通。
“阿果,我拎得动。”幺妹哼哧哼哧地跟在后面,手里提着篓子。
李和心疼地看了她一眼,说道:“那走慢点。”
不一会儿,李和就抓到了七八斤黄鳝,篓子都快装不下了。
老三李隆送完柴回来,看到这么多黄鳝,也是满眼惊讶。
“阿果,你太厉害了!”李隆从小就怵李和,从来不敢在他面前咋呼。
李和吩咐李隆把篓子送回家,顺便把幺妹带回去,自己则继续在河边抓鱼。
河沟子里的鲫鱼、草鱼、胡子鱼,甚至毛蟹,都被他抓了个遍。
这次真是发财了。
到了中午,兄弟俩带着满满的收获回到家。
母亲王玉兰正在破鱼肚清洗,老四和老五忙着晒鱼。
大姐李梅已经把饭桌收拾干净,每个人面前摆了一碗面糊糊。
“姐,我明天跟老三进县城,把这些黄鳝泥鳅卖了,给我们烙点饼子,夜里就走。”李和对李梅说道。
李梅看着李和,心里有些诧异。
这个大弟突然变得不一样了,好像多了一份担当和责任感。
第二天一大早,李和带着李隆赶往县城。
黄鳝泥鳅卖了31块3毛5,还有5斤肉票和9斤粮票。
“哥,咱发了!”李隆兴奋地说道。
李和微微一笑,心里却已经有了更大的计划。
他知道,这只是开始,他必须抓住每一个机会,改变家里的命运。
回到家后,李和把钱交给大姐李梅保管,叮嘱她不要给母亲,免得被父亲拿走。
“路过镇上割点肉,再给你买双鞋。”李和对李隆说道。
李隆摆摆手,说道:“哥,钱咱存着,不买鞋,天热不穿鞋都行。”
李和心里一阵感动,弟弟虽然年纪小,但也懂事得很。
他知道,未来的路还很长,但他有信心,带领这个家走向更好的生活。
【未完待续】